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 | 陈锡喜: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引领作用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5日

 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设立,是从原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提升出来的,其背景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和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设置的“05方案”。17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但离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首先需要在理念上清晰定位其在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中的地位以及功能,在内容上明确研究的重点,在路径上强化问题意识。

 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成绩和短板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级学科设置的初衷,是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以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和为凝聚师资提供有效平台。初期设立的5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有3个是直接对应本科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而后在2008年增设第6个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更是直截了当表明其目的,就是“为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这在其他学科设置中,是绝无仅有的。此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都明确把为思政课服务定位于该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主要任务”“重要任务”甚至“第一位任务”或“首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首先,在理论上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研究。它注重对原来分布在各个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原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等)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性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以及形成发展传播规律等领域取得大量成果。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及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论证,提供了较为深刻的学理基础。这些都是原分领域分学科研究难以做到的。其次,在实践上对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它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以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特别为高校“擦亮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作出了贡献。它对思政课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使思政课在内容和方法的守正创新上获得诸多资源。再次,在保障上凝聚了队伍,增强了体制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级学科,强化了思政课教师的学科意识,提升了学科归属感,扩大了在中青年学者中的影响,从而对思政课教师凝心聚力投入学科和思政课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在一级学科的依托下,各高校陆续成立了直属于学校的菠菜全讯白菜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及其对思政课的支撑有了体制保障。各级宣传和教育部门以及各高校,都更为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建设,纷纷加大了投入力度。在17年时间里,全国仅一级学科博士点就发展到超百家,这在其他学科中是鲜见的。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存在一些短板。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与中央马工程原设定的任务相比较,用新时代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相衡量,特别是同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新期待相对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还任重道远。首先,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及此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规定了“马工程”的五大任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编写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教材,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对照这些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言,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学理性不强、形式化注释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化;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用发挥不够强;某些教材编写中还残存着脱离时代和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话语,离“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三个层次人才(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平台上的影响力还不够强,等等。其次,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所谓“引领”作用,就不是一般的成熟,而是要体现它同其他学科的比较优势。而实际上,与17年来一级学科在量上急速扩张相比,质上的提升远远不够理想。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因而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首要任务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此同时,他揭示了实际工作中某些领域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现象的“内因”,那就是“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而其表现则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空泛化、标签化”以及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现象。这实际上是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的批评。需要补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在理念上厘清学科和功能的定位,在内容上明确研究重点,在路径上强化问题意识。

  理念: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定位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有各种主客观原因,其中主观原因体现在理念上,主要是:其一,在学科定位上过分强调其相对独立性;其二,在功能上过分强调其为思政课服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级学科设立初期,这两个理念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今天要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需对其定位和功能确立新的理念。

  其一,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的骨干学科定位。

  我们习惯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称为“马学科”,这并不准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等于“马学科”,因为一般所说的“马学科”,是指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以下简称“马学科”),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可俗称“小马”),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中共党史等马克思主义分领域研究,可俗称“中马”),以及直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文学、史学等学科研究,可俗称“大马”)。这样的“马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骨干,以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为支撑,以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拓展所组成的学科群。

  强调建设“马学科”群并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其中的“骨干”定位的必要性在于:首先,从学科建设看,它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中马”和“大马”的互动,更好地吸收其他学科理论研究的成果乃至新范畴新话语,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视野,以避免“自娱自乐”;同时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的比较优势,强化在马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骨干责任,从而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权。其次,从队伍建设看,它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乃至思政课师资队伍质和量的提升。一方面,它有助于来自“中马”甚至“大马”学科而加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建设的中青年学者,确立“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用马”的学科意识,以更快更好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使“中马”乃至“大马”学科的学者形成共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课程思政作贡献的意识。同时,它也有助于增强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意识形态责任意识,以避免一讲擦亮高校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和落实马工程的任务,就把责任全归结到菠菜全讯白菜网的现象。

  其二,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资政育人”的功能定位。

  为思政课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而是要为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所谓“大德育”);即使在“育人”领域,为思政课服务也不是全部任务,而是要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培养优秀人才。为此,为了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其功能定位应是资政和育人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所谓“资政”,即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提供理论支持,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学理支撑,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提供学术基础,为回应重大实践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所谓“育人”,即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根据、有效思路和政策建议,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问题提供研究成果,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提供研究平台,等等。

  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资政”和“育人”相结合的功能定位的必要性在于:首先,有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地位,扩大学科影响。因为政治领导权及其所传递的意识形态管理权,只赋予掌握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的必要条件,而作为“马学科”群中发挥骨干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解释重大社会矛盾和科学提炼中国实践经验,才能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他理论的比较优势,从而为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供充分条件。

  其次,有助于促进“育人”功能的发挥。“育人”能力离不开“资政”水平,不“资政”则无以“育人”。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疑点进行有效“解疑释惑”的前提,是科学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揭示社会矛盾产生的主客观根源,评价社会矛盾的价值取向,指明这些矛盾解决的前景,才能让大学生自觉确立“四个自信”并明确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再次,有助于促进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成长。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并不在于给大学生提供多少“心灵鸡汤”,而是为大学生的成才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这需要青年教师在掌握教材的基本观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强化对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从而“倒逼”青年教师提升理论素养。

  最后,有助于积极推进教材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根本,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回应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不是照搬专业的理论体系或干部教育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解决教材中残存教条主义话语的问题,才能处理好教材体系的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问题,从而使之更有亲和力和针对性。

  重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独特优势,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并且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学理性贡献。

  第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根据马工程关于“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的要求,深化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恩格斯科学论证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即对“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以及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伟大发现,由于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运动规律,人们基本无异议;但是,对马克思揭示的“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教科书大多把它定义为“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通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这就有很大争议,需要深入研究,究竟什么才是马克思揭示的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

  一方面,马克思在回顾自己创立新理论时的心路历程时,明确表示,他通过对资产阶级理论和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得出的并用以指导今后研究的总的结论,是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恩格斯晚年为《共产党宣言》再版所作的序中,也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的基本思想”,确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他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把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视为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尽管马克思分析过欧洲前资本主义所经历的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形式,但是,他始终把“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制在西欧各国的范围内”,而反对把它当作绝对普遍的模式强加于世界各国。

  对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涉及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如公有制、国家所有制、社会所有制、个人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关系是什么?如何评价列宁主义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苏联东欧剧变过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尺度是什么?如何评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贡献?如何看待“马学”(马克思主义)、“国学”(中国传统文化)和“西学”(西方学术传统以及当代学术思潮)三者的关系?等等。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精辟概括,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新的认识。

  基于这一新的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都需要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特征,需要研究它揭示了宇宙的规律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什么才是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征,需要研究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同人民利益、民族国家的国家利益乃至人类解放利益的价值立场如何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需要研究革命性和实践性,以及广义的社会革命同狭义的政治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如何协调;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特征,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建设性如何相容。

  第二,要加强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但其逆命题,即21世纪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外延、内涵、主体三个维度还存在着区别,因此需要加强研究。

  首先,从外延看,要把研究主题从当代中国拓展到21世纪的世界。一方面,“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研究和提炼,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元素,而且理论上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的原创性思想。另一方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拓展到“世界化”,以深化“时代化”的内容,即拓展到研究中国怎么承担大国责任而为世界作更多贡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为解决人类问题和为世界谋大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不仅占据真理的制高点,而且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话语权。

  其次,从内涵看,需要研究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在21世纪的特殊表现。这要在全球范围内揭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21世纪的特殊规律,即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乃至“一体化的世界”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具体地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的批判具有怎样的有效性?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表现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怎样的?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和国际资本强势流动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国内和国际领域的表现是什么?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在世界的“扩张极限”在哪儿?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如何同当代全球治理以及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现代化相协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同“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人类解放”理想的关系是什么?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多样性还是“趋同”?等等。

  再次,从主体看,要更多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特别是同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交流和互鉴。中国共产党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通过把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化而引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从而走在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前列。同时,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更深入地批判当代世界的矛盾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社会矛盾,包括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生产方式矛盾、阶级和阶层矛盾,深入分析资本主义新形态的本质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等等。这就需要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包括各种左翼学者的共同努力。对于他们的研究,我们既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一概排斥,因为毕竟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实际状况,比没有身临其境的我们可能更清晰,他们的研究比我们只是逻辑演绎可能更真切。我们既要有勇气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和伪马克思主义思潮交锋,也要有气度同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乃至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对话交流。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就更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只有强化问题意识,弥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空泛化、标签化”的短板,对内容的研究才能有所创新,从而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所谓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勇于发现问题、善于筛选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科学解决问题。

  首先,勇于发现问题。所谓发现问题,就是勇于发现研究对象所存在的矛盾。它大约有四个“问题域”:一是从理论观点角度看,存在原有的理论结论与新的实践之间的矛盾;二是从理论体系角度看,存在体系的完备性和协调性之间的矛盾;三是从理论内部角度看,存在因不同思维方式造成的不同学派不同意见之间的矛盾;四是从理论之间角度看,存在因不同价值立场造成的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或假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矛盾。

  其次,善于筛选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言,在发现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或矛盾后,基于其学科和功能定位,还须筛选问题,即善于在社会热点、理论难点、思想疑点和教学重点这“四点交集”中加以聚焦,从中筛选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值得研究且能够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生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影响的重要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

  再次,深入研究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所谓深入研究,即要尽力避免“四种现象”,即脱离问题空谈主义的空泛化,玩文字游戏或数字游戏的标签化,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找根据的教条主义,以及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说成是马克思早已说过的实用主义。

  最后,科学解决问题。这要体现出“四个结合”,即对“主义”阐释和对“问题”研究的结合,评价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合,对社会矛盾批判和对道路制度辩护的结合,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炼中国经验以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功力以多出高水平成果,从而能切实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参考文献略)


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8日第2397期。

本文系教育部专项重大攻关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学理化学科化阐释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研究”(20JDSZKZ0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研究”(20JHQ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锡喜,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和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意识形态问题。